自动化设备是指按照工艺过程,把一条生产线上的机器联结起来,形成包括上料、下料、装卸和产品全部工序都能自动控制、自动测量和自动连续的生产线。
一、自动化生产线的特点:
1.产品或零件在各工位的工艺操作和辅助工作以及工位间的输送等均能自动进行,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
2.生产节奏性更为严格,产品或者零件在各加工位置的停留时间相等或成倍数。
3.产品对象通常是固定不变的,或在较小范围内变化,而且在改变品种时要花费许多时间进行人工调整。
4.全线具有统一的控制系统,普遍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
5.自动化生产线初始投资较多。
二、自动化设备故障检测:
1、检查自动化设备的所有电源,气源,液压源。
电源,气源和液压源的问题会经常导致自动化设备出现故障。比如供电出现问题,包括整个车间供电的故障,比如电源功率低,保险烧毁,电源插头接触不良等;气泵或液压泵未开启等。检测自动化设备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电源,包括每台设备的供电电源和车间的动力电。气源,包括气动装置所需的气压源。液压源,包括自动化设备液压装置需要的液压泵的工作情况。
2、检查自动化设备的传感器位置是否出现偏移。
由于设备维护人员的疏忽,可能某些传感器的位置出现差错,比如没有到位,传感器故障,灵敏度故障等。要经常检查传感器的传感位置和灵敏度,出现偏差及时调节,传感器如果坏掉,立刻更换。很多时候,此外,由于自动化设备的震动,大部分的传感器在长期使用后,都会出现位置松动的情况,所以在日常维护时要经常检查传感器的位置是否正确,是否固定牢固。
3、检查自动化设备的继电器,流量控制阀,压力控制阀
继电器和磁感应式传感器一样,长期使用也会出现搭铁粘连的情况,从而无法保证电气回路的正常,需要更换。在气动或液压系统中,节流阀开口度和压力阀的压力调节弹簧,也会随着设备的震动而出现松动或滑动的情况。这些装置与传感器一样,在自动化设备中都是需要进行日常维护的部件。
4、检查电气,液压和气动回路连接
如果以上三步都没有发现任何问题,那么检查所有回路。查看电路中的导线是否出现断路,尤其是线槽内的导线是否由于拉扯被线槽剐断。检查气管是否有损坏性的折痕。检查液压油管是否堵塞。如果气管出现严重折痕,立刻更换。液压油管一样要更换。
三、自动化设备保养方法:
1.初期清扫
初期清扫就是以设备为中心彻底清扫灰尘、垃圾等。我们要将清扫变检查,检查能发现问题,发现设备的潜在缺陷,并及时加以处理。同时通过清扫可有助于操作人员对设备产生爱护之心。
2.发生源、困难部位对策
为了保持和提高第一阶段初期清扫的成果,就要杜绝灰尘、污染等的根源(发生源),为此可采取消除或加盖、密封等对策。对难于维护保养的部位,如加油、清扫、除污等,也应采取有效对策,提高设备的可维护保养性.
3.编写清扫、加油基准
根据第一、第二步活动所取得的体会,编写一个临时基准,以保养自己分管的设备,如清扫、加油,紧固等基本条件。
4.总检
为了充分发挥设备的固有功能,要学习设备结构、功能及判断基准,检查设备各主要部分的外观,发现设备的缺陷并使之复原,同时使自己掌握必要的检查技能。对以前编写的基准可考虑不断完善,以利检查。
5.自主点检
在第三步的清扫基准,加油基准,检查基准的基础上,加上第四步学到的内容,并完全遵照执行,这就是自主检查基准。在学习和执行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学习和熟悉设备的操作和动作,质量和设备等等的关联性,具有正确操作设备和早期发现异常情况的能力。
6.保证工程品质
从现有的以设备为中心的活动向工程品质方面扩展,制定出管理基准,应彻底减少物、事等管理对象,尽量简化.所谓应彻底的整顿,遵守(维持)即定基准并逐步完善,以便作业人员易于遵守。车间实行目视管理和管理实行标准化。